弟134章 水果历史2

【苹果:非舶来品,华夏古代也有苹果,但个头比较小,吃起来绵软,口感还很酸,地位远低于桃、李、杏、梅。

古人称苹果为奈,也叫林檎,可能是源于这种果子成熟时能招来林中的飞禽和小鸟。

《滇南本草》记载“苹果生津、润肺、解暑、开胃、醒酒,可治筋骨疼痛等。”

现代汉语所说的“苹果”

一词源于梵语,为古印度佛经中所说的一种水果,最早被称为“频婆”

,后被汉语借用,并有“平波”

、“苹(苹)婆”

等写法。

古人也称这种果子为沙果、韩语中苹果的发音就来源于此,读作sagua。

而日本深受华夏文化影响,苹果则一直被写作林檎,如日本女歌手椎名林檎。

如今我们吃的苹果是19世纪由美国传教士从山东烟台传入。

【与苹果一同传入烟台的还有梨,但传入的西洋梨口感比较绵软,习惯了本土梨脆甜的国人对这种梨子完全不能接受,称其为老婆梨,意思是老太太都能咬动的梨。

而中国本土脆甜的梨,目前常见的有四种,即白梨、秋子梨、沙梨、新疆梨。

经常看到的苹果梨也是一种与秋子梨关系相近的梨子。

【橘子:华夏最早食用的水果之一,橘皮在古代也是重要的调味料,还诞生了陈皮这一特殊产物。

网上有一篇图文分析整个橘子世界的混乱关系,简单介绍一下。

首先是橘子和柚子杂交生下了橙子,此刻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