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章 峰回路转

辽东大战在即,又兼多了三十万移民、十几万难民,粮食缺口极其巨大。

毕自肃从甘肃巡抚任上转任辽东巡抚,上任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这个说:"

太难吃了,全送给乡下穷亲戚了。

"

那个说:"

岁数大了,吃多了反酸,胀气,半夜里肚子总是咕噜咕噜叫。

"

又一个说:“这辈子也不想吃蕃薯了。

虽然常洛使出浑身解数推销蕃薯,但是收效甚微,积压在地窑中的番薯至少也有十二三亿斤。

辽东催粮催得紧,毕自严管不了番薯难吃不难吃,征调了数千乘车,向辽东运送。

谁料这一举动却歪打正着。

辽东的将士们一开始也十分抵触番薯的,痛骂户部坑人太甚。

可军中粮食本就紧张,饿极了也就尝试着吃了起来。

没想到这一吃竟发现番薯生吃又脆又甜,熟吃又糯又软,尤其是丢在柴堆里烤得金黄金黄的,剥了皮,那才叫一个香。

熊廷弼岁数大了,牙口不好,烤番薯最对胃口,每天都要吃两三个大个烤番薯。

连经略大人也爱吃,番薯竟然奇迹般地在辽东军中流行开来,甚至成为了士兵们每餐必备之物。

对于饥肠辘辘的难民来说,吃番薯总比吃草根树皮观音土强。

况且这是朝廷白给的,不要一文钱。

数千余车番薯运到沈阳,不到半个月时间,便被一抢而空。

熊廷弼、袁崇焕、毕自肃纷纷给户部寄去公文,索要番薯。

毕自严本来是等着挨骂的,万没想到番薯到了辽东竟然成了香饽饽,喜得手舞足蹈。

常洛闻报大喜,将番薯誉为“宝薯”

那些原本看不起番薯的达官贵人听闻后,态度立马转变。

现在军中流行吃番薯,那自家要是不吃岂不是落伍了?

更重要的是,这可是皇上大力推崇的东西,说不定哪天就因为喜爱番薯而得到赏识呢?

达官贵人们的风向最容易影响平民百姓的风向,一时间,京城上下纷纷抢购番薯,先前堆积如山的番薯很快便售卖一空。

卧槽!

三年之内可以无饥馑矣。

常洛笑得合不拢嘴,下令今春将一百九十万亩皇庄田全部改种番薯。

喜欢挽明:努尔哈赤屠城,朱常洛重生请大家收藏:()挽明:努尔哈赤屠城,朱常洛重生。